宁波股票配资网
7月24日清晨,我望着窗外飘着木棉香的天空,突然笑了——这是我第四次来佛山,但也是我第一次以“研学”的身份,认真打量这座“熟悉又新鲜”的城市。
我和湾区的“双向奔赴”
我是詹羽菲,河南人,本科在中山大学读数学,研究生去了复旦。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北方或上海”,其实答案早藏在五年前的夏天:那时我去中大报道,拖着行李箱走过逸仙大道,到了荔园,宿管阿姨端着一盘哈密瓜给我:“妹仔,晒成这样,快吃块瓜!”阿姨是广东人,说话带着软软的尾音,后来我才知道,这种“不刻意的热情”,是湾区的底色。
研学第一天,我触到了“湾区的心跳”
今年暑假看到人才港公众号发布的湾区研学活动,我想都没想就报名了——“想看看课本外的湾区,想弄明白自己未来要扎根的土地到底长什么样。”
第一天上午开营仪式之前看了舞狮表演,原本以为就是表演,结果鼓点一响,金黄的狮头突然“蹦”上高桩,前爪腾空时,我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锣鼓。狮头“睁眼”的瞬间,红绸子“唰”地展开,上面写着“身体健康,龙马精神”。狮队师傅下台后,特意把狮头递给我们摸:“阿妹,沾沾狮气!”狮头的绒毛蹭过掌心,带着阳光晒过的暖,像极了老家外婆织的粗布围巾。
最戳我的是“湾区晚餐”。因为前一天晚上在酒店餐厅吃饭,北方同学皱着眉说“没辣味”,工作人员今天特意为大家叫了辣椒酱!服务员端来几小碟辣椒酱:“听说是北方来的客人,厨房特意调的,不辣但香。”打开盖子,蒜香混着芝麻香窜出来,我蘸了一口,眼泪差点掉下来——这让我想起本科时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大家听说我喜欢吃辣,会专门为我点几道辣菜。
“活力”藏在最普通的日常里
从前总觉得“湾区活力”是新闻里的热词,是GDP数字里的增长曲线,直到研学时跟着去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
设计城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银白,走进大厅却被满墙的“小玩意儿”勾住了眼:不可燃的布料、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新型材料……大家都被这些新奇的产品吸引到了,纷纷上前体验,切身感受到了广东的制造业发展水平!
未来?我想成为“湾区故事”的一部分
“以前总觉得‘湾区’是个宏大的词,现在才懂,它是阿姨递来的甜瓜里藏着的善意,是舞狮跃动的身影里跃动的生命力,是工作人员塞辣椒酱时的‘特意’,是实验室里彻夜不灭的灯。”我对着镜头笑,“这里没有‘必须成功’的焦虑,只有‘想要更好’的热望——政府愿意蹲下来听企业说困难,企业愿意花心思懂员工要什么,普通人愿意为‘更舒服的日子’努力。我想成为这种‘热望’的一部分,不是因为‘大湾区’的名字响亮,而是因为这里的风里,飘着最浓的人间烟火。”
窗外的木棉香更浓了,远处传来货轮的汽笛。我知道,有些答案早已写在烟火里——不是新闻里的关键词,不是数据里的增长,是每一个认真活着的人,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成了“湾区故事”。而我,想成为那个继续写下去的人。
——复旦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詹羽菲
宁波股票配资网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