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持 人:《金融时报》记者 李珮
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赵锡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 王熙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杨涛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金旺
目前,数字化转型重构金融业态,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已成为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命题。
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主阵地,正从课程体系革新到产教融合深化加速推进。如何让课堂对接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怎样打通从校园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与高校教育者、行业观察者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呈现怎样的特征?
杨涛:当前,金融行业人才需求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特征。一是对于金融产品设计、业务运营、投资管理等专业人才有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基础知识,更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业务实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二是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人才以及能够兼具金融与技术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三是金融业面临更多风险挑战,因此需要更多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协助金融机构及时关注监管政策变化,确保合规运营,并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四是能够了解产业的金融人才,需要从业人员对专业领域的内在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五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随着金融制度型开放的演进,金融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将不断加速,这就需要了解国际金融规则和市场动态、具有国际金融和跨境业务能力的人才。
吴金旺:从长期趋势来看,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会越来越快,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上移,需要从业人员跟上技术迭代的节奏,比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对金融业务的变革。从中短期来看,当前金融行业需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实体产业链的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对营销、服务类人员的需求也会持续上升。
《金融时报》记者: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有哪些积极变化?如何培养与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金融人才?
王熙:任何一个成熟专业均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框架。具体到课程体系上,众多学校尝试将数据科学、环境科学、公共治理等学科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打造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如增设机器学习与资产定价、碳市场机制、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等课程,以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建设实验室、引入案例教学乃至联合资深业界人士授课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新兴技术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以适应金融行业新的发展需求。
赵锡军:近几年,高校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实用化,把高质量发展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之中。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很多新尝试,早年联合应用数学专业成立金融实验班,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在又设置了金融科技、智慧金融相关的试验项目,增设编程、大数据等课程以及一些适应国际化和高水平开放的人才培养项目。
《金融时报》记者:对于攻读金融专业的学生,为更好适应未来的工作,您认为现阶段他们在专业课程学习、实践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应如何关注并提升?能否给出具体的学习路径或建议?
王熙:当前,深度学习与统计学习,比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强化学习、高维统计乃至推荐系统都成为同学们的加分项,但我更建议立足金融学这一学科的重要学科问题展开技术层面的学习。一方面,如何通过数理建模精细刻画金融系统的运转是现代金融学理论演化的主要路径;另一方面,如何透过金融学理论进行数据实证分析也是回答现实金融问题的重要框架。因此,作为在校生抓住关键学科问题,展开对深度学习乃至强化学习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不但能使自身的学习更具目的性,还能进一步加深自身对金融学科的理解,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交叉学科思维框架。
吴金旺:第一,从通用技能来看,学会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第二,在课程学习方面,建立问题导向,提高实践能力,寻找机会多去金融机构实习,提前感受真实工作氛围。第三,尽可能进行高阶级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练习,多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类比赛,实现课赛融合。第四,金融行业的门槛还体现为证书门槛,尽量在学习阶段考取一些有含金量的专业证书,实现课证融通。
《金融时报》记者:对于正在面临专业选择的高考生或在校中学生,若有意向报考并投身经济金融领域,可以提前进行哪些知识储备或能力培养,为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王熙:在高中准备阶段,除升学必选科目外,可以从了解金融热点动态开始,从新闻热点中找到自己的学科兴趣。同时,尝试接触一些编程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编程思维和数理思维。
赵锡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建议学生关注国际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吴金旺:现阶段,学生可以多读点金融投资方面的经典书籍,了解重大的金融历史事件;关注经济金融新闻,从多方面理解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受哪些因素影响;提前掌握一些计算机程序和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宁波股票配资网,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